新聞中心
聯系我們
江西同濟建設項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
電 話:0799-6322396
0799-2190009
傳 真:0799-6322396
郵 箱:jxtjjg@sina.com
地 址:萍鄉市安源區躍進北路203號機電大廈5-7樓
行業新聞
一個房建監理項目,5個人,一位年齡較大的總監,中青年監理工程師及監理員各2位。
有一天,總監說幾乎每天都要向業主提交相關項目建設各種信息,經常要向施工單位發出各種指令,能不能把這些信息收集、整合、遞送、督辦、反饋之類的事情用個什么小程序、小工具解決一下。
項目上一位大學剛畢業的監理員經過調研及了解,向總監回復,可以建立一個微信公眾號,然后在微信公眾號在建立一個信息交換、督促、反饋的平臺。相關人員關注公眾號即可,后臺進行分工及劃定權限。
沒過多久,花費不大,項目上的微信公眾號就投入使用。但實際效果非常有限,總監又問,怎樣才能讓大家都用起來。經過大家討論,提出了業主組織專題會議、制訂考核方案、項目各參建單位參與、紙質與微信平臺同步、不斷優化等諸多建議。
果然,專題會議后的實施很成功,各個參建單位使用平臺交換文件、傳遞信息、督辦整改、意見反饋。大家都感覺很滿意,提升了效率,強化了溝通,又有平臺自動統計及督促,項目生產管理明顯改善。
這個故事是真實的。前段時間,有一位監理企業從事信息化建設的同行問我,為什么大家要花費那么多的費用建設自己的信息系統,一個微信平臺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。
回答這個問題,其實蠻簡單的。企業需求與項目需求不同,有些功能一個微信平臺很難全部解決。當然,這個故事也說明了一個“互聯網思維"。根據項目的需求,利用現在廣泛使用的社交軟件平臺,再依靠業主的力度進行推廣與實施,這里面包含的就是“互聯網思維"。
國內早提出互聯網思維的百度公司的創始人李彥宏。他曾在百度內部的一個大型活動上,與國內諸多傳統產業的老板、企業家探討產業發展問題時,次提到“互聯網思維"。其內含就是:在(移動)互聯網+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共享經濟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,對市場、用戶、產品、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。
一、以用戶為中心
監理企業實施信息化,主要有內部用戶及外部用戶。就內部客戶而言,就像開頭故事中大學畢業新生監理員做的那樣,行內部需求調查,獲得企業內部各個部門或業務板塊現實的信息化建設需求,方才開展信息化建設,這就是“以用戶需求為導向"。
據摩拜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介紹,她當時創辦摩拜是希望通過技術創新結合新型商業模式,尋找解決城市出現“后一公里"難題的有效途徑。通過大量的調研,摩拜了有關一線城市、中心城市及其他二三線城市市民對于共享單車的意見及建議。從這個角度而言,不閉門造車、不脫離市場進行的創新,才能獲得的成功。
由此也可見,監理企業實行信息化建設,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并不是。就是依照業務需求、各層級員工的意見,一味的對照行業標高進行信息化建設肯定不會想要的結果,而是會造成企業相關資源浪費的同時,形成傳統手段與信息化平臺兩張皮的情況出現。
二、以效率為優先
互聯網思維的二步,就是要將監理企業員工對于工作效率方面的需求作為。
在監理企業信息化建設實踐過程中,有不少企業作出了有益的探索,將相關工序程序化、標準化、規范化,這本身是對監理業務現場管理有效的促進。但如果忽視對效率的影響,就容易造成表格眾多、內容復雜、基層員工熟練掌握較為困難等諸多不良反應。
追根溯源,質量控制、安全管理、進度管理的應該在一線,過于執著于用信息化手段實現這些目標的達成,就會讓一線員工產生審美疲勞,反過來又會導到信息系統得不到的應用。當然,生產管理系統過于簡潔同樣也不可取,須在生產管理規范化的基礎上,對一線員工的工作量及工作效率進行有效的判斷。既不要因為過于考量效率,而失去對質量、安全、進度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設內容;也不能因為重視質量、安全、進度等生產管理而忽視了對工作效率的影響。兩者均重,平衡發展。
這是因為信息化建設的初心,就是要將繁雜的日常事務更加條理、更加簡潔、更能降低勞動強度,以及相關溝通更加方便。任何違背信息化建設客觀規律的問題,都會在一線應用的過程中充分的暴露。
三、靠數據驅動
數據驅動指的是用系統產生的數據來指導下一步該怎么做,或許說企業經營管理該怎樣優化。
比如說項目成本管理,類似區域、相同類型的業務,在成本管理模塊中運行一段時間后,就可以發生許多數據。相關數據在后臺是可以生成各式各樣的報表,這些產生的數據本身就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成果,使之服務于企業經營的健全與完善,這就是信息化管理的優勢所在。
但很多監理企業在系統建設時不知道提出需求,或者說也不知道如何運用,這是非常不可取的。
再例如,某公司根據生產管理系統后臺產生相關數據分析,某項目材料進場數據,與現場日常旁站估算材料量有非常明顯的偏差。其中,某規格的鋼材當月共進場約400噸,而現場旁站估算的使用量不足百噸。系統數據產生并自動進行對比后,該司相關管理部門及時至項目進行調查,發現這是因為項目施工受某些條件的制約,未開工所致,剩余的鋼材量與庫存量較為匹配。
上面這個就是非常典型的數據驅動管理的例子。以傳統的管理手段,企業職能部門很難監控現場一舉一動,但有生產管理系統產生的數據,企業精細化管理就有了落腳點,進而促進生產管理水平提升。
用數據指導工作,就會清晰透明很多。
四、循序漸進是關鍵
信息化時代好像什么都是日新月異。
其實,這種日新月異也是循序漸進的結果。馬云創業不是一開始就有了淘寶網。創業之初,他與朋友成立了“海博翻譯社",錢沒有掙到多少,但換來不小的名氣,就被一家公司聘請作為翻譯去美國收賬?;貒八谖餮艌D一接觸到互聯網。后來他開辦了“中國黃頁",有了互聯網的創業經歷及團隊,才有機會與18位創業羅漢一起創辦了“阿里巴巴",以及后來的淘寶網。
做監理企業信息化也是這個道理。再好的遠景規劃,須先要足踏實地。不要嘗試會一口吃成胖子,監理業界已經有不少這樣的案例。
有的企業,沒有制訂相關IT規劃,沒有成熟的信息化建設經驗,團隊也缺乏相應的信息化人員,且又沒有中長期的投資計劃,就想上馬信息化建設覆蓋所有業務。事實上,信息化建設的貪大求洋只能產生一個后果,那就是信息化建設根基不牢、成果不豐、幫助不大。
同時,監理企業開展信息化建設,還要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相關制度進行的梳理。
互聯網思維并不是什么的理論,只是大家非常容易陷入一種思維的誤區。作為監理企業并不是一味的要求結合業務特點推進什么互聯網產品,而是在于用互聯網思維去推動、構建、運營適合企業當前業務及管理特點的信息化系統(實踐)。傳統行業的創新,可能更多的就是利用互聯網思維挖掘、創新、創優更多的服務及管理。
我們并不能只是穿上信息化的外衣,而一味的堅守傳統行業普遍存在的傳統性思維,唯有在堅持企業傳統精神的同時,賦予企業全體員工更多的創造性、靈活性,讓信息化建設成為全體員工的共識,讓廣大員工在實施信息化過程中或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,監理企業信息化才能理想的應用與推廣,促進業務管理品質明顯提升。
上面,只是我在幫助相關監理企業建設信息化系統過程中產生的相關思考,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。